简介

重生鱼米水乡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6章 寸步不让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便去坐到五姨的身边,同五姨商讨如果要出去卖鱼面的话,需要哪些东西。炉子,炭火,推车,汤罐,碗筷是必不可少。还需要备上一个木盆,用来刷碗。

两人商讨着声音也没有放低,屋子里的人都听着。于蕙岚还抽空回头同哥哥说,让哥哥多打柴烧炭。熬汤用的炭火可不是一星半点儿。

两人说到夜深又将东西都备好,夜半就开始熬汤,四更天就出发往镇上去,五更开始做生意。

天色还是灰暗的时候,同于蕙岚睡在一起柳五就起了,把东西都放在推车上,包括还冒着燃着炭火的炉子。

半人高的汤罐里是熬得发白的鱼头汤,旁边儿是满满一箩筐的炭火,再是个硕大的篮子,里面搁着的是碗筷,盐巴罐之类的杂物。

最后紧挨着炉子的是还没醒的包裹在褥子里的于蕙岚。

“要不把岚儿留在家里睡着?一个多时辰的路呢。”黑暗里,一个高大的身影说道。

双手发力,闷哼一声,抬起了推车两根柄,推动推车开始往前走的另一个稍稍矮一些的身影回道。

“不吧,大姐,胖丫昨儿夜里熬鱼汤熬到半夜,就是为了今儿个。不带上她,不好。”

先前发问的那个身影,沉默了下。又把于蕙岚包得严实些,往炉子旁边儿靠了靠。冬月天寒,尤其早晨,哈口气都是一片白雾。

炉火透出来的微光,照亮了靠过来的人的脸,正是,昨夜里没有应声的柳春花。到底家穷,为了挣银子,她还是被说服了,一同前往镇上。

车轮咕噜咕噜的转着,踩着启明星投下的星光,向着方杨镇一路而去。

于蕙岚是在嘈杂的说话声中惊醒的,艰难的睁开一条眼缝儿,天上已经有些亮了。

天亮了?那不是赶不上去镇上了?于蕙岚惊得翻身就爬了起来。这才发现,她躺的不是自个儿的床,而是在一个车斗里。

站起身来,向车斗外望去。前面两个熟悉的背影正一个舀着鱼汤递出去,另一个收钱收碗。路边已经有不少人蹲在地上大口的喝着鱼汤。

于蕙岚吸吸鼻子,空气中并没有鱼汤的香味儿传出来。就已经有这么多人买了,看来清晨这样滚烫的鱼汤还是很吸引人的。

从推车上下来,于蕙岚舀了水盆里的水抹了把脸就跑到前面,在那装篮子,鱼面,盐巴的篮子里翻了翻,找出个竹子编的捞子。抓了一把鱼面放进捞子里,就挤到阿娘的身边去。

“胖丫醒了啊,来来替把手,我去把这些碗刷了。”柳五手上摞了十多个碗碟,把收钱托盘放到于蕙岚手里,双手捧着碗去洗了。

这次带了三十多个碗过来,里面的大半都是昨日夜里去相邻的几家借的,千万不能打了。

于蕙岚把托盘接过来,又顺手把捞子放了进去。

这会儿又来了一个人要碗鱼汤,柳春花稳稳的一瓢,再放上一根鱼面递了过去。

“阿娘,待会儿就用捞子里的鱼面。”于蕙岚把铜板十个十个的数好,扔进布袋里。

柳春花看了看捞子点头,想抬手摸摸小闺女的头,但瞧见手上沾了不少汤汤水水的只能作罢,继续搅着汤罐。

不一会儿,诱人的香味儿就飘了出来。加了一根鱼面的鱼汤,味道鲜甜。但是,香味儿还没来得及飘出来。因此,她家汤罐前面人并不是很多。

就是前来喝的,多半只是想早这天寒地冻的早上,喝口热乎的。

但是这香味儿飘出来,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。匆匆路过的行人,有许多都把目光投了过来。

阿娘选的地方不是镇口,而是方杨镇的一处上工的地方。

喜欢重生鱼米水乡请大家收藏:(m.52shuqi.com)重生鱼米水乡52书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