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正德五十年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96章 我欲称帝(3/4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“而伪明以来,开海百年,常年与海外贸易,白银大量流入,民间官府常用白银贸易,市面上对铜钱的需求也不是那么大,所以铜钱铸造量小了些,便也罢了。”

“饶是如此,现在伪明也是钱贵银賎之形势越发厉害,昔日宋朝只是,银一两当钱两贯两千余文,至伪明开国之时,银一两只当钱一千一百余文,至于弘治朝,则银一两只当钱七百文。”

下头有个将领嘿然一笑,不屑道:“说这么多有个鸟用?这天下是打下来的,可不是说来的。”

却是见罗成熊如此大出风头,心里很是不忿。

罗成熊之前都是谦然有礼,极有风度的,闻听到这句话,却是立刻大怒,眉头一挑,冷笑道:“这位将军说的什么混账话?行军打仗不需要钱?养活士卒不需要钱?购买军械不需要钱?粮草后勤,武器兵甲,城池防御不需要钱?更何况,咱们白莲圣国现在已经不是流民,不是贼寇了,咱们已经立国,乃是要和伪明分庭抗礼之朝廷,这些事儿,必需得重视起来,若不然的话,定是兴也勃焉,亡也忽焉!”

这一番斥责把那将领说的是目瞪口呆,当着这么多人丢了面子,憋得满脸通红,却是无言以对。

众人有的窃喜,有的瞠目,有的不忿,却都知道,这位罗成熊大人,不是好惹的了。喝,人家方才那一瞪眼,那一挑眉,那才是官威,咱们比不了的!

徐鸿儒淡淡的往那将领脸上扫了一眼,对罗成熊道:“甭理那个夯货,你接着说!”

“是。”

罗成熊继续道:“当初宋徽宗之时,为了改善这等局面,蔡京曾经主持铸造折十大钱,世人都以蔡京为奸相,铸钱为虚,敛财为实,却是不知,蔡京也是心有难言之隐,不得不为之。而现在,殿下定下的这九品钱的规矩,却是绝妙,妙在何处?”

“诸位可以看看,咱们就以小平钱和当千大钱为例说说。一枚小平钱需要铜一钱重,而一枚当千大钱则是需要铜五两重。也就是说,铸造一枚当千大钱的铜,只够铸造五十枚小平钱的,但是一枚当千大钱,却是能换一千枚小平钱,而且咱们天启通宝小平钱也是能够兑换别的铜钱儿的,如此一来,一旦朝廷国库匮乏,则只需要大量铸造这等当百当五百当千的大钱,则危机自解。各位说,殿下的这主意,是不是绝妙?”

众人一听这才恍然,纷纷赞道殿下英明。当然,有些脑子不好使的现在也没想过来。

殿中引论声四起,都是兴高采烈的说着以后不愁没钱花了……

冯西尘心里更不是滋味儿——他方才也没想到这一层,经罗成熊一说方才恍然大悟。

李青山则是沉默着消化着罗成熊说的话。

这对于不知道经济学、宏观调控等概念为何物的他来说,无疑是醍醐灌顶一般的冲击,更是给了他极大的启迪,让他感觉自己完全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。

但是他又隐隐的感觉到不对劲儿,可是哪儿不对劲儿又说不上来——有些话,罗成熊自然是不方便说的。朝廷铸造当千大钱,却只耗用了五十枚小平钱的铜,这等暴利,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——这是百分之两千的利润!

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?实际上,铸造这等重量与面值不符合的钱币,已经是带着一些后世纸币的影子,明朝也有纸币,叫做大明宝钞。可惜由于朝廷不懂经济,或者说虽然懂但是控制不住,每每滥印纸钞,导致纸钞贬值,民不愿用。这当百当千大钱若是铸造的太多了,势必也会导致这种恶果的出现。

不过短时间内这样做还是没问题的,只要保证两点——钱币足够分量,足够精美,以及打击民间私铸。

罗成熊有这个自信。

徐鸿儒此时当然不知道,他这无意中的一举动,却是开了一个先河。

在此之前,国朝通用了数千年的圆形方孔铜钱,基本上都是正面有字。光背无字的,便是有,也是极为的罕见的,诸如洪武朝铸造的洪武十一两,背上为‘十’,右边为一两。以前也铸造过那当当十大钱,就以洪武十一两为例,洪武十一两的意思就是该钱当十个小平钱用,重量乃是一两,也恰好是十个小平钱的重量。发行这种大币,只是为了方便流通,却不是为了牟取利益。

但是徐鸿儒这做法可不一样。

从此之后,后世每每当国家窘迫,陷入危机之时,便是开始铸造这种当五十,当百,当五百乃至于当千的大钱,直接导致了一次又一次货币贬值,经济危机的出现。

徐鸿儒又道:“罗爱卿,你已去过圣库了,里面的铜数,可了然?”

“已经大致清点了一遍。”罗成熊笑道:“其中数目,当真是让臣颇为惊讶,粗略一估计,也是有铜一千万斤以上。”

白莲教横扫千里,掠夺无数,这些铜少部分来自官员百姓士绅家中,绝大多数全都是来自于道观寺庙,明朝太平盛世,宗教也是繁盛,各色寺庙道观极多,里面不少雕像都是铜铸。白莲教可不信这个,一股脑的都给搬来了。

说完了这个事儿,铸币之事便是告一段落。

徐鸿儒又向赵云山道:“本座听说,这些日子,咱们偃武修文,止了兵戈,一直没有什么仗打,是不是?”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正德五十年请大家收藏:(m.52shuqi.com)正德五十年52书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