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失落的黎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章 最初 1(3/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“不会吧?我会这么沉不住气?”英翔难以置信。

“当然没那么明显。不过,我是你爹呀,知子莫若父。”英奇嘿嘿地笑着,显得很开心。

“这个……”英翔有些难为情。“其实也算不上女朋友,偶尔一起吃顿饭什么的。”

“行了,不用跟我解释,你自己掌握就是了。我的儿子,难道我还信不过吗?”英奇拍了拍他的肩,上了直接通到自己办公室的电梯。

英翔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,心里扑嗵扑嗵直跳,脸上的红潮好一会儿才渐渐褪去。“真是只老狐狸……”他频频腹诽着,离开“鹫塔”,到了设在北京西郊的特别情报部办公室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欧几里得证明了一旦2的n-1次方是素数,2的n-1次方乘以2的n次方-1就会得出一个完全数,但他并没有说n的哪一个整数值会使2的n-1次成为素数。事实上,对于n的大多数素数值来说,2的n-1次方并不是素数。

由2的n-1次一式得出的数列现在称作默塞纳数列。马林·默塞纳是17世纪的巴黎僧侣,他在尽僧职之余抽空进行数论的研究。根据欧几里得的公式,每发现一个新的默塞纳素数,就会自动出现一个完全数。1644年,默塞纳自己说,2的13次方-1即8,191、2的17次方-1即131,071和2的19次方-1即524,287,这3个默塞纳数是素数。这位僧侣还声称2的67次方-1这个巨大的默塞纳数会是位素数。在250多年的时间里,没有人对这一大胆的声言提出疑问。

1903年,在美国数学协会的一次会议上,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弗兰克·纳尔逊·科尔提交了一篇慎重的论文,题为:论大数的分解因子。

数学史家埃里克·坦普·贝尔记下了这一时刻所发生的事:“一向沉默寡言的科尔走上台去,不言不语地开始在黑板上计算2的67次方,然后小心地减去1,得出21位的庞大数字:147,573,952,589,676,412,927。

接着,他一语不发地移到黑板上的空白处,一步步做起了乘法运算:

193,707,721×761,838,257,287

两次计算结果相同。

默塞纳的猜想就此消失在数学神话的废物堆里了。据记载,这是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,美国数学协会的听众在作者宣读论文之前就向其热烈欢呼。科尔一声不吭地在他的座位上坐下。没人向他提任何问题。”

喜欢失落的黎明请大家收藏:(m.52shuqi.com)失落的黎明52书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