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蚁贼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21万户Ⅲ(3/4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“永义王”三字入耳,邓舍心中咯噔一声。赵君用既在,王士诚、续继祖的下场可想而知。他有心想问,怕姚好古起疑,举杯劝酒,忍住不提。

姚好古不知邓舍心思,干了一杯酒,倒是主动解释。赵君用杀毛贵的消息,他以为邓舍不知,道:“山东毛平章,前些日不知甚么原因,突然暴病而亡。主公下旨,暂以永义王掌职山东事。”自己人自相残杀,太丢人。当此汴梁危急,姚好古毕竟不了解邓舍,怕说实话,会乱他心神。

邓舍佯作不知,道:“永义王本淮南行省平章,素有政名。主公知人善用。”

丝竹声声,酒香四溢。红烛高燃,映衬的诸人面上影影绰绰。把酒劝盏,推盘让食。看起来个个笑容满面,内心中,人人各有所思。

就目前形势,汴梁虽险,未入绝对死地;救治得当,完全能化险为夷。邓舍思忖盘算,如何面对姚好古这位尊使,心中略微有了应对之策。这边讲过宋军、北方元军近况,那边洪继勋开始问天下形势。

他自居子房孔明,又确有子房孔明之才,非常清楚北方为近,天下为远。不近则无远,不远则无近。正所谓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不谋全局者,不足某一域。问道:“江浙张士诚,姚使可知其近况?”

分发告身时,邓舍给姚好古介绍过洪继勋等人。姚好古知道他是邓舍谋主,不敢轻视,说话间多了点文气,笑道:“张九四一盐枭耳。虽踞浙西,难改小人本性。如贫民而骤富,野猴而沐冠。骄侈淫泆,又不自量力,屡扰我边,近年来为我江南行省朱平章屡败。

“屡战屡败,前年竟降了鞑子,做了甚么狗屁太尉。当年高邮之勇,早已不复矣。”

张士诚的地盘东临大海,西接朱元璋。两者之间互有摩擦,也属正常。邓舍大感兴趣,道:“我听闻朱平章麾下有两员虎将,一位姓徐名达,一位姓常名遇春。人说有万夫不当之勇,不知真也不真?”

姚好古道:“徐达、常遇春么?小生所知不多,略有耳闻,只知深得朱平章信用,有大将之才。”一拍大腿,“倒有个孙瘸子,名叫孙炎的,从军前小生与他相识,这贼王八口才着实了得。”有点奇怪,问道,“怎么?将军对朱平章很有兴趣么?”

邓舍吓了一跳。姚好古不经意一问,显出他心细如发,不敢多说,道:“听尊使说起,忽然想到罢了。”接着洪继勋的问题,问,“张士诚投降鞑子,那么徐寿辉呢?”

姚好古哂笑:“较之张九四,徐贞一更是不堪。”一本正经地道,“有首歌谣,不知将军听过有无?道是:东边有一盐,白白不是糖;西边一块布,裹上真好看。……这东边一盐,即是张九四;西边一布,即是徐寿辉了。”

徐寿辉贩布出身,据说因相貌大有王气,被拥立为主。论起来,他和张士诚这个不信教的不一样,而跟小明王、刘福通一脉相承。一个为南系白莲教,一个为北系白莲教。只不过两边各立门户。他西连川蜀,东接朱元璋,两下里,也是常有交战。

姚好古儒士,虽入红巾,不代表他信仰弥勒;即使信仰弥勒,站在小明王的角度,侮辱敌人也没人反对。何况,姚好古有理有据,他接着道:“徐贞一徒有其貌,一无所长,空有皮囊而已。长得再好看,原是个银样蜡枪头。御下无术,先是前年险些为倪文俊所杀;现在又落入陈友谅掌控。主弱臣强,强枝弱干,成不了大气。”

天下英雄,最有名的,当数三家。小明王是其一,张士诚是其一,徐寿辉是其一。除了本家,其他两人,俱被他连损带骂,贬得一无是处。

“至于其他如台州方国珍、无锡莫天佑、庐州左君弼、宣州王信等等,更是困窘一城,苟延度日,不值一提。”兜了一圈,转回原处,他道,“数遍天下,唯有我大宋主聪臣明,文忠武勇。应天顺命,天命所在。眼前小挫,鞑子濒死反扑而已。成大事岂有一帆风顺?未尝闻胡人有百年运者!

“生当鼎食死封侯,男子生平志已酬。上有关平章淳淳爱护,下拥万余精兵,将军正该趁此良机,激越锋锐。待他年事成,影上凌烟,岂不快哉?”双目炯炯,望着邓舍。

邓舍听着耳熟。姚好古最后几句话,类似的意思,翻来覆去,月余以来,他不知已对多少人说过了多少遍。心中想道:“异曲同工。”凛然起身,拱手抱拳,肃容道:“天革元命,圣天子百灵相助。尊使放心,末将虽然位卑,苟利国家生死以!”

姚好古哈哈大笑:“哈哈。公事已毕,尊使就成了卑职。”转到邓舍面前,作揖拜倒,“卑职见过将军。”

——

1,双城官军万户府。

宋在建立政权前,只有军事机构,以元帅为最高。如郭子兴、孙德崖等濠州起义,杜尊道即封他们为节制元帅。宋政权建立后,行省、行枢密院未设立前,又置都元帅府,如龙凤元年韩林儿封郭天叙为都元帅,张天佑为右副元帅,朱元璋为左副元帅。不久改为江南行省,行枢密院。

行省、枢密院建立后,普遍设置诸翼统军元帅府。其印为“元帅之印”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蚁贼请大家收藏:(m.52shuqi.com)蚁贼52书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