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明末强国梦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章:交易背后的杀机(2/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170万两白银,折合现代重量约53吨,十条船都不太大,还要装载兵丁押运,是不够的。因此,万化与父亲商量,在杭州留下一部分,开银号。银行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,现在资金充裕是及早涉足金融业时候了。朱大典也不反对,为建金库,经过洋尾时带上一船水泥。票号掌柜由杭州玻璃店掌柜朱安才充任。

朱万化说:“我们的明瓷瓷器刚开始烧制,数量还不多,全部带上给西洋人看,这瓷器原本也是做国外贸易用的。

另外,南美洲有一种树叫三叶橡胶树,‘橡胶’一词就是当地土著所说的‘流泪的树’的音译。西班牙人如果能运来橡胶树苗和橡胶,我们可以大量收购,我们有用,我大明及附近的国家都没有这个橡胶树。

还有,西洋人的造船技术是我们需要的,希望他们下次能带来一些造船匠人,我们将给予优厚待遇,同时也会给他们中介的费用。”这个时代的西洋船的资料朱万化是有的,但是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匠人可以少走弯路。

朱万化对朱大典说:“这次还要父亲大人劳苦一趟,亲自去杭州。因为我预感到有险情。”

“险从何来?”朱大典问道。

“只是可能有险,事先预防还是应该的。佛郎机人(葡萄牙人),与郑芝龙的关系还算好,因此他们此次挂郑家的旗子(这个旗子就是通行证,要花钱买的)来到杭州湾,此事等于通知了郑芝龙。郑芝龙虽然归顺了朝廷,毕竟是海盗出身,并且现在还在干海盗的生意,并没有金盆洗手。这么大一笔买卖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经过,也难免动心。他的海上力量大,朝廷都不是对手,他还把谁放在眼里?因此,这危险就来自郑芝龙!我们不得不防。

他劫了西洋人,与我们无关,但是他如果选择交易后下手,劫的就是我们的银子。我们的海上力量等于没有,因此交易不能在杭州湾,要到杭州码头进行。第二件事,要让官府士绅知道此事,那郑芝龙毕竟当了朝廷官员,不能明目张胆的做贼。因此才想到要父亲前往,带上礼物,广泛接触官员士绅,把这生意放到明处,让郑家有所忌惮。父亲也借此交结官僚士绅、朋友故旧,游历一番,也是美事。第三件事,大笔银两存入钱庄银库。返程时不带或者少带银两。”

同时嘱咐万武要时时小心,随时都会有危险发生,危机时刻不要拼命,财产船只都可以放弃,保命要紧,并随时保护好父亲。如果都按照事先筹划的步骤进行,在杭州危险性不大,最危险的是回来的路上。夺财的可能性极大,去杭州的路上,沿途各个关键地点留下人员侦查防备,可以实弹演练几次,利用好喷子和燃烧弹弓箭。在大明的内河做强盗,一般不会动用大炮,对方作战方式主要是跳帮,这个要重点演练。带上教官李家栋,强调战场纪律,特别要提醒士兵,陷主官于危险的,杀!

......

六月十二。

九龙山的通信已经到位,并且难得有两天好天气,与基地成功通信。为此朱大典及朱万化兄弟到朱府新设立的通信房,观看通信效果。

朱府只设了一种小的反光锅,直径一尺五寸。九龙山上对曙光基地为了试验使用两种,大号的直径三尺,还有小号一尺五寸的。据报告的测试结果,小号的同样可用,大号的锅当然更好。夜间肉眼直接可以看到。白天用望远镜也可以通信。

现在是巳时(上午9点),因为在雨季,虽不下雨也是雾气蒙蒙,房顶上(选一处平顶房屋)带支架的20倍望远镜摆了三架,都对着九龙山。

“这个就是通信专用的千里镜,请父亲观看。”朱万化先示范性的看一下后笑着对朱大典说。

这时大家不用千里镜也都看到了,九龙山的距离大约是30多里,雾气中隐约可见九龙山,山上一个闪耀的黄色光点特别醒目。朱大典靠向千里镜的目镜,学着朱万化的样子看去,只看一眼,边惊得后退一步,太神奇了!然后才仔细查看起来,山上的通信架子约两丈高,通信兵在工作,警卫的兵丁在站岗,当然眉眼是看不到的,但是,有几个人,都在干什么,看的清清楚楚,那个闪光的灯就有点刺目了。朱万化、朱万武、朱万杰、朱万雄兄弟几个站在朱大典的侧后,同时通信兵在忙碌的记录通信内容。

“报告队长,这是曙光基地的报文。”通信兵把译好的报文送到朱万武的手中,朱万武是家丁队长,是府中通信房的顶头上司,所以报告递到他的手中。朱万武看了一眼交给朱大典。朱大典看到报文:“父亲:指令收到,水军兵丁及装备已经准备好,随时可以出发。瓷器和10吨水泥已经装船,随时可以起运。父亲和二弟万武何时到达?”发报人:曙光基地朱万文。

“这个‘吨’是怎么回事?”朱大典指着报文的‘十吨水泥’问道。

“父亲,为了工厂生产方便,也为了保守工厂机密,我们制定了一套重量和长度的计量单位。这个一吨等于2000斤,十吨就是两万斤。”朱万化答道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喜欢明末强国梦请大家收藏:(m.52shuqi.com)明末强国梦52书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